看完电影《你行!你上!》,我特别庆幸儿子小时候放弃了学钢琴,如果培养出一位钢琴家意味着父母要付出的代价是身体长瘤子,请原谅我的自私,我宁可孩子浪费了天分也不想让自己得病。
影片从郎朗尚在娘胎讲起,至其17岁登上国际舞台,实现从天才琴童到知名钢琴家的转变。郎朗成功的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父亲:郎爸年纪轻轻放弃工作,自嘲“吃软饭”,和妻子长年两地分居,为了孩子练琴不引起“民愤”,不惜承包整幢楼的公厕打扫,一直压抑自己情绪并平衡孩子和历任钢琴老师间的情绪对抗,陪读到大洋彼岸,不仅陪读还陪练,不仅为孩子做吃的还做义工,被孩子气跑又折返……且不说最后长了瘤子,单就说牺牲自己最美好的十几年,换取孩子的成功。值吗?至少旁观者会认为真不值。如果掌管成功的神在我儿子出生时要跟我做这笔交易,我会斩钉截铁地说不。

儿子从幼儿园中班起学琴,两年后放弃。从他学琴我才知,基本功阶段很枯燥,若非孩子有天分或很热爱,全靠家长心狠才能坚持。我曾反思,为何当年狠不下心,现在他没擅长的乐器,无法在大小活动登台表演,会怪我吗?幸好台剧《俗女养成记》让我释然,剧中女主39岁时回顾自己小时练琴,厌烦到了想用榔头砸琴的地步,父母后来同意她放弃,哪怕钢琴老师不退费。在这段回忆里,没有对放弃学琴的遗憾,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理解。在我看来,爱的记忆胜过成功。多少琴童能成为钢琴家?哪怕成为一名专业钢琴老师都不易。音乐和体育的专业道路均非常人能走,就算有些天分,也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路拜名师,全球打比赛……何况并非投入海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就能成功。影片用郎朗和另一位美国天才琴童的命运对比告诉我们,同样有天分又努力,被业界有话语权的人肯定,成名成家;被否定,当场疯掉。有时,行与不行就是权威一句话。成功是幸存者偏差,是努力者中彩票。成名是绝对的好事吗? “天使会来,恶魔也会来”,影片中音乐教授如是说。
在成功学盛行的当下,我们反倒应重新审视成功。我们习惯用单一评价体系去定义成功:比如学习好、赚钱多,甚至联姻了有钱人也算……而一个人独立自主地过一生,善待自己和他人,算不算成功?一个家庭,父母慈、子女孝,充满温馨的爱和理解,算不算成功?“行就上”是成功,“知不行而不上”是不是成功?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不让别人来定义自己。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TikTok商业化瞄准中国出海品牌,商家能否成功
已经拥有10亿月活用户的TikTok正在和抖音一样设法扩大商业化...
龙角散润喉糖:主张自我诊疗理念 具有促进异物排出
2023年,后疫情时代下,大众的健康意识、日常养护意识空前高涨。...
三元奶粉全系产品升级A2有机奶源 凭优质配方打响
4月13日,三元奶粉以“国家母婴研究中心专利配方领跑新国标”为主...
16.99-23.99万元 深蓝S7正式开启先享
5月20日,深蓝汽车旗下首款中型SUV——深蓝S7正式开启先享预...
聚焦金融向实,打造健康生态太保健康产业基金助航大
日前,中国太保召开大健康战略行动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352”大...
美团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54.9亿元,
5月25日下午消息,美团今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