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项颖知6月7日报道:“文章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你会怎么写?2025年上海高考今日开考,?作文题中午由市教育考试院公布后很快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笑称“幸好毕业早,如果回到高考考场,都没把握能写好。”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这个题目好发挥吗?在华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带高三的语文教师袁璐看来,今年的这道作文题确实有一定难度。题干相对较长,并同时涉及“专”“转”“传”三个概念,限定了“专业文章”,对学生在短时间内的阅读理解能力、辨析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和思维延展性都有挑战。
“审题时不要被大文字量吓到,也不要‘一眼理解’,不妨多关注其中的限定语、关键词。”袁老师提示说,如这道题目中除了这三字,“被转发的”、“获得广泛传播的”和“传世文章”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转化关联,“大量”传达的是客观现象,“不免期待”直指读者的主观需求,从中都可以有所洞见和阐发。
这样的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要有丰富的阅读量,这种阅读量还要真正转化成融会贯通的领悟力和生活体验。一线语文老师们告诉记者,如今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所学,或是仅仅准备多段人物类、史料类的素材案例试图“套题”,已很难获得作文高分。这也对课业压力本就不轻的中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题目不仅能让本届高中生有话可说,让我这距离高考已远的人也有话可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姜华看来,对于作为数字原住民、社交媒体熟练使用者的一代年轻人而言,这个题目中的“转”其实涉及中学生的生活常态,会让他们有话可讲又有所思考。
作为知名传播学学者,姜华对题目中的观点也有自己的解读。他表示,当今时代,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参与已极大改变了传播方式和效果,过去可能“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专业文章如今同样能在特定关注的受众中得到“大量转”,而每个人看见的“转”亦可能大不相同。与此同时,“专不专”“转不转”也并非“传世”与否的衡量标准,他举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和曹雪芹《红楼梦》无疑都被今人视作传世佳作——前者“专得不行”,后者“俗得出众”。
姜华认为,解答这样的作文题时眼光不一定限于题目给出的线索本身,如果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跳出来看待这个题目定能写出另一番精彩天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TikTok商业化瞄准中国出海品牌,商家能否成功
已经拥有10亿月活用户的TikTok正在和抖音一样设法扩大商业化...
龙角散润喉糖:主张自我诊疗理念 具有促进异物排出
2023年,后疫情时代下,大众的健康意识、日常养护意识空前高涨。...
三元奶粉全系产品升级A2有机奶源 凭优质配方打响
4月13日,三元奶粉以“国家母婴研究中心专利配方领跑新国标”为主...
16.99-23.99万元 深蓝S7正式开启先享
5月20日,深蓝汽车旗下首款中型SUV——深蓝S7正式开启先享预...
聚焦金融向实,打造健康生态太保健康产业基金助航大
日前,中国太保召开大健康战略行动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352”大...
美团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54.9亿元,
5月25日下午消息,美团今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